人类迷信。
人类很喜欢讲究大吉大利,平平安安,福到财到运势到什么的。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平时的时候逢年过节说的多,平日里心里也默念,胸口挂个金佛,手机挂坠上招财猫的吊坠也挺可爱,还有各种水晶,矜矜业业各司其职。招桃花的不负责财运,招财的不扩张驱邪业务。想要面面俱到,你就得花好几分钱。幸亏这些似乎也不相冲,大家和平相处,有钱一起赚,有运一起来。
各司其职,谁也不抢谁的生意。
这样看来,天上的神明其实都还挺符合良性竞争的职业道德的。
这电影也是一笔生意,且是一笔很复杂的生意。
这不难解释:一部电影开拍,需要场地,需要道具,需要设备,需要前期后期场务打杂灯光音响等等繁琐到需要一一登记的程序,这些程序的灵活性和变数在直接意义上表示它需要人工的配合,也就是工作人员手动操作。
这些硬件设施准备就绪,然后,它需要剧本。剧本是由编剧写的。如果不是原创剧本,如果是小说改编,那么就需要先行购买原版小说的版权,然后再请编剧以原小说基础上进行改编,加工成为剧本。
有了剧本,需要导演。
编剧只会写剧本,导戏份是导演的工作。
导演想要开机,需要演员。
导演只会导戏,演绎情节,把文字内容搬上银幕,塑造纸片人,令纸片人拥有生命力,那是演员的工作。
演员和导演,本身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导演需要针对演员的外形,演技,本身的各种内外条件进行筛选;而作为演员,同时也在考量原小说的热度,编剧以往的成绩,导演的知名度和专业性记忆制作方团队的业务水平等等。
这种为双向选择做出评估的当日不可能是导演和演员本人——没那么多空闲。所以演员基本需要团队,团队负责解决这些琐碎和专业的事情。
双方专业的团队根据各方收集来的市场调查和报表,确定双方合作所带来的利益可以满足回报。这才开始继续往下谈。
若是前期条件都没有满足,那后续的过程也就可以相对应的免除和节省了。
双向选择过程顺利,演员进组,进行剧本围读,演员之间互相接触,磨合,试戏,一次两次三次的排练,试装,拍摄定妆,根据造型和剧本内容修改服装和妆容。
比如有的仙侠戏份,在定妆的图纸设计上为了体现仙气飘飘而加了很多飘带,但是到了现场拍摄的时候却发现那些飘带其实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被卷进鼓风机或者把演员本人缠住。于是为了多方考虑,只能截掉或者运用后期加持。
这很麻烦。
解决这些麻烦全部需要技术,人工,时间和汗水。
而把这些关键词揉捏揉捏,再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字。
钱。
这是投资。不是做善事。
导演拍一部电影,编剧写一个剧本,演员去塑造一个角色,这都是工作。本职工作。有梦想,有热爱——这也不妨碍赚钱。
资本方投资这个电影,是生意。
投资方下场,带来一系列的工作机会和资金入账。导演,编剧,演员,经纪人,灯光,道具,服装,群演,连剧组旁边卖水果的阿姨都能够为此增加可观收入。还有一系列的新新产业的诞生,比如黄牛,站姐,代拍这种被艺人非常排斥的工作,其实也是拉动gdp的一些列操作。
一部剧的产生如此繁琐和时间漫长。
这种繁琐和漫长,在另一种层面上就代表了麻烦和变数。
但是这种麻烦和变数没有确定性,无法定位和准确捕捉控制。以至于科学手段无法解决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了玄学上。
人类迷信。
娱乐圈更迷信。
开机烧香,杀青喝酒。
都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