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消息犹如那平静的湖面被投掷了一枚石子,荡起了接连不断地清波。
时年已经五十九岁高龄的廖仲恺之妻,国民党元老之一的何香凝女士不顾严寒,亲自来到了苏州河的难看,为还在北岸奋战的将士们加油助威。在听到四行守军所取得的战果时,更是激动地情难自禁。
“快,快讲这个好消息发回南京,要让全国的抗战英雄们知道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语气激动不以的何香凝夫人对着随从说道。
“是,夫人。”随从甲回复一声后,就急忙向电报局赶去。
一些其他国家特派而来的军事专家的随从和记者与他一同离开。在一战过后,这场战争已经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了。所以,关注这场战争走向的欧美列强们,为数不少。
从军事角度讲,他们可以从这场战争中,印证自己对于今后战争方式的判断,从而使得自己的国家在这个火药味日趋浓烈的世界上占据那么一丝可能存在的优势,比如说:德军的闪电战,他将坦克这一类的装甲车辆从地面战场配合步兵的存在变成了一把尖刀,集群使用,快速突击,分割敌人,消灭敌人,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从经济角度讲,这场战争也是一场资本的盛宴!
在当时,中国是世界上猪鬃出口第一,桐油出口第一,锡,钨等金属的出口也是在世界上占据了极大的比重。猪鬃是指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刚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不受冷热影响,是工业和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是中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猪鬃的独特韧性,对于被灰尘污染、生锈的机械零部件或炮膛清理非常有效,是机械师和维修人员必备的重要工具。
据二战时期的报纸报道,在中国收购价格5万法币一箱的猪鬃,从中国运往美国就变成67万元一箱,价格涨了十几倍。为了获取中国猪鬃,英国政府以提供大量军火为诱饵,要求和中国交换。美国人也不甘落后,除了飞机大炮军事顾问,还提供免息贷款。美国特使为了完成10000箱猪鬃的采购任务,硬是赖在“猪鬃大王”古耕虞家不走,直到看见猪鬃装上开往美国的飞机才罢休。可见当时英美两国对中国猪鬃的争夺是何等的激烈。
而桐油更是一种纯天然的防锈油,桐油中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名叫桐油酸,这种物质与氧气会产生氧化反应,在物体表面会形成一种保护膜。况且,桐油与其他防锈油脂相对比,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因此,桐油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工业保养用油,没有之一。而中国,占据了当时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生产和出口份额。
在三八年的时候,金融家陈光甫与学者胡适赴美求援,以五年内向美国出售22万吨桐油为抵押,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中方公司贷款2500万美元,由此获得了一批急需的抗战物质。
而钨矿,锡矿等一类是稀有金属,中国更是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当时国民政府组建的德械师,其武器装备是向德国采购的,而结算款的大部分,就是采用钨矿结算的。因此,中国在当时是德国钨矿石的主要出口国。
而在抗战初期,苏联的对华援助,更是要求用矿石等物资进行结算。
因此,若是中国这类的物资出口出现波动,对于世界此类经济来说就是一股动荡。
所以,欧美等国家对于这场战争看的为何如此重视。
当四行守军所取得的成绩随着电波传遍世界之时,尚在南京的蒋中正也受到了这个消息。